【本文来自《中国重农抑商的政策由来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这种观点不对,不是不准确,就是不对。
从重农抑商,到现在第三产业成为主流,肯定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,是必然的。
在人均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,只有绝大多数人都从事生产,才能满足维持生存的物质需求。
当社会生产力提高以后,人们才会普遍有过的更好一点的愿望,才会有吃饱穿暖以外的需求。
事实上,这个过程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完成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★通俗来说,想过好,就得多赚钱;想赚钱,每个人就得有能力服务更多的人。
当一个人的生产力只够养活自己时,当然不存在大量交换的行为。
当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的生产力可以服务两个人时,那么,就可以有两个人进行不同产品的交换(比如衣和食)。这时候,人就可以有两种需求。
当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的生产力可以服务四个人时,人就可以有四种需求(比如衣食住行)。
……
如今,我们的需求何止是成千上万种(衣食住行、通讯娱乐、化妆健身、教育探索……)。
★虽然如此多的需求已经让许多人疲惫不堪,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仍然迫使大家必须有更多的需求!!!!!
★这个时代,已经不是生产为王的时代了,甚至已经无法靠更多的需求来刺激生产。
★这个时代,人们负担不起的不仅仅是房价,还有五花八门且越来越多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