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颠覆传统居住观念、格外看重尊严和个性的独居时代正向我们走来,而独居作为新居住方式的一种,也代表了“新居住”趋势的一种可能。
【资料图】
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,独居不再只是短期过渡的选择,而渐渐成为了稳定的生活方式。
壹
独居到底有多普遍?
随着家庭户规模逐渐缩小,传统的“大家庭”逐渐向“小家庭”转变。 我国家庭规模经历快速收缩后已跌破3人,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家庭规模为2.62人, 比2010年降0.48人,独居趋势明显,每4个家庭就有一个独居户。
二人户已取代三人户,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家庭结构类型。 而家庭规模小型化是人口、社会以及经济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从人口因素看, 人口发展的“两低一高”特点导致家庭小型化。“两低”即人口低出生率、低死亡率。
从社会因素看, 传统婚育观念发生变化,晚婚或不婚、晚育或丁克人群占比逐渐提升,导致家庭规模缩小。
同时随着个体独立意识以及对隐私空间的需求逐渐增强,为避免由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而产生的代际合住摩擦,年轻人更倾向于离开父母单独居住。
贰
其实作为80、90后的我们,家庭人口结构的明显改变,从身边的人际关系便能察觉到,父母辈一般会有3-4个兄弟姐妹,儿时的玩伴不多,再到我们的下一代成群结队出行就更为稀少。
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,折射到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“家”上,就意味着更大的房子、更多的房间,也就意味着改善型需求的增加。
然而敢生三胎的,目前经济实力和住房条件已经很充裕,有钱又有闲。 但话说回来,富人其实占比不大,购房的中坚力量还是普通老百姓。
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,买一套房已经不容易了,往往需要掏空“6个钱包”才能实现“上车”梦想,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,国人的生育意愿不高,尤其是登上舞台的“90后”,生两个小孩都经过深思熟虑,更别提三胎了。
随着家庭观念的变化、单人家庭户比重提高,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,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。
而单身、享受自由、异乡工作,是许多青年独居的原因 。 对于这些群体而言,无论选择结婚还是继续一个人生活,买房都是他们眼中的头等大事。 而独居人口数量的增加将带来居住空间的变革。可以预见,未来随着家庭户规模的缩小,中小户型还是主流。
叁
新独居时代的到来, 家庭小型化、社区大型化,正在成为越来越多“小家族”的家庭选择。
社区大型化更容易形成居住氛围,吸引便民类社区商业的进驻。 与此同时,社区商业的不断丰富反过来又能快速提升集聚社区的人气。
而 大型化的社区也意味着拥有足够大的公共面积 ,用于户外运动设施、儿童游乐区、园区主题公园、漫步跑道等业主运动休闲空间的打造。
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受业主欢迎的像 业主食堂、室内恒温泳池、日间照料中心 等真正的实用的大社区配置。比如 龙廷山水配套8000㎡健身会所 ,包含50米赛事级恒温标准泳池,高端进口品牌器械健身房等,满足业主家门口高阶健身需求。
△龙廷山水健身会所实景图
正在清盘的 聚丰·高新首府二期 ,也高标准规划了业主幸福食堂、恒温泳池、主题商业街等社区配套,给生活更多可能。
独居人群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会更高,尤其是社区安全服务,安全感满满的大社区更受人青睐。比如上个月底提前交付的 宏运·海河湾, 各单元则配有专属管家,随处可见的保安实时巡更、安保人员24h执勤、入口数字化人脸识别系统……全智能化的管理,让人更加安心。
△宏运·海河湾实景图
对于独居老年家庭,可以选择配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大社区,除了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活动,一般还会提供全时段的健康管理。除此之外,居者还应当加强居所户内的适老化改造,保证老年人居住舒适和安全。
写在最后:
对于选择独居的人群而言,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,我是一个人住,但不是一个人活。
究竟该买多大面积,不再是让人纠结的点,而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值得我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思考,毕竟不同社区为我们营造的生活方式大有不同。
对于独居,你怎么看?我们评论区见!
———— / END / ————
以 上为正文,宝鸡新楼市稿件。